一、民事诉讼二审从立案到开庭多久
民事诉讼二审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并无明确固定期限,通常会在立案后的 3 个月内安排开庭。但实践中,由于案件数量、审判工作安排等因素影响,可能会有所延长。一般情况下,法院会在合理时间内尽快安排开庭,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案件的审理进程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,如案件复杂需进一步调查取证、审判人员出差等,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迟。当事人应保持与法院的联系,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,避免因自身原因错过重要程序。
二、民事诉讼多少钱立案
民事诉讼的立案费用并非固定金额,而是依据案件性质和标的金额等因素,按照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》的相关规定来确定:
1. **财产案件**: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,按照比例分段累计交纳。例如,不超过1万元的,每件交纳50元;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,按照2.5%交纳;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,按照2%交纳等。
2. **非财产案件**:
-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。涉及财产分割,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,不另行交纳;超过20万元的部分,按照0.5%交纳。
- 侵害姓名权、名称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,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。涉及损害赔偿,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,不另行交纳;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,按照1%交纳;超过10万元的部分,按照0.5%交纳。
3. **其他案件**:知识产权民事案件,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,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;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,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。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。
三、民事诉讼多久失效
民事诉讼的时效问题需分情况来看:
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。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,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。例如,甲向乙借款,约定还款日期到期后,乙未还款,甲从知道乙不还钱这个事实起三年内,可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。
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。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,人民法院不予保护,有特殊情况的,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。
此外,还有一些特殊诉讼时效规定。比如,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四年。
需要注意的是,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,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,义务人同意履行的,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;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,不得请求返还。
以上是关于民事诉讼二审从立案到开庭多久的相关回答,若未解决您的问题,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,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,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。